二級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4。1,在設防烈度為6度至9度地區內的乙類,丙類高層建筑。應進行抗震設計。其地震作用計算按下列哪種做法才符合,高規。JGJ3,2002的規定,A,A,各抗震設防的高層建筑均應計算地震作用。B,6度設防時,I。III類場地上的建筑不必計算,IV類場地上的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設防的建筑按本地區設防烈度計算,C,6度不必計算,7度至0度設防的建筑應按本地區設防烈度計算,D,6度設防時I。II類場地上的建筑不必計算,III類和IV類場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設防的建筑應按本地區設防虺度計算。2。建筑根據其抗震重要性為四類,當為乙類建筑II類場地時,下列何種敘述是正確的,B,A,可按本地區的設防烈度提高1度計算地震作用。B??砂幢镜貐^的設防虺度計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C。按本地區的設防烈度提高1度計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D,不必采取提高設防烈度的抗震措施,3,建筑設防烈度為8度時,相應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當時取下列何值,D,A,0,125g。B。0,25g,C。0。30g,D,0,20g。4,框架梁,柱中心線宜重合。當梁,柱中心線間有偏心時。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D。A。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大于該方向柱截面寬度的1。4。B,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大于該方向柱截面寬度的1。4。C,抗震設計時不宜大于該方向柱截面寬度的1,4,D,如偏心距大于該方向柱寬的1,4時,可采用增設梁水平加腋的措施。5??拐鹪O計時,高層框架結構的抗側力結構布置,應符合下列哪種要求,B,A,應設計成雙向梁柱抗側力體系。主體結構不應采用鉸接。B,應設計成雙向梁柱抗側力體系。主體結構可采用部分鉸接。C??v,橫向均宜設計成剛接抗側力體系,D,橫向應設計成剛接抗側力體系??v向可以采用鉸接,6。進行抗震設防的高層框架角柱,下列哪項要求符合。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的規定,D。A,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一,二級框架角柱的彎矩,剪力設計值宜乘以增大系數1。30,B,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一級框架角柱的彎矩,剪力設計值應乘以增大系數1。30,C,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一,二??蚣芙侵膹澗?。剪力設計值宜乘以增大系數1。30,D。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載面承載力計算。一。二,框架角柱經調整后的彎矩設計值。剪力設計值應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數。7,關于框架柱的反彎點,哪個結論是正確的。A。A。上層梁的線剛度增加將導致本層柱的反彎點下移。B。下層層高增大將導致本層柱的反彎點上移。C。柱的反彎點高度與該柱的樓層位置有關。與結構的總層數無關,D。柱的反彎點高度與荷載分布形式無關。8。以下關于框架的觀點。哪個是正確的。C。A,按照D值法,線剛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線剛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反彎點法在計算柱的抗側移剛度時考慮了節點的轉動。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彎點位置與框架層數有關。D。D值法比反彎點法求得的柱抗側移剛度大,9,為體現,強柱弱梁,的設計原則。二級框架柱端彎矩應大于等于同一節點左。右梁端彎矩設計值之和的。D,A。1。05倍,B。1,10倍。C,1,15倍。D,1,20倍。10,抗震設計時,一級框架梁支座的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為。D,A,0。25。B。0。3,C,0,35。D。0,4。
安全驗證
當前上網IP訪問速度太快了,已觸發網絡預警,可在安全驗證后繼續訪問。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