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公告,第10號。交通運輸部關于發布,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的公告,現發布,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17,作為公路工程行業標準。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06,同時廢止。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17,由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主持編制。標準的管理權和解釋權歸交通運輸部,日常管理和解釋工作由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請各有關單位注意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和修改建議函告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丁88號江蘇大廈,郵政編碼。100011,以便修訂時研用。特此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2017年3月10日前言。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瀝青路面技術水平的提高,新材料和新結構的應用以及工程經驗的積累,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06。以下簡稱。原規范。部分內容需修訂完善,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下達2011年度公路工程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交公路發,2011,115號,要求,由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承擔對原規范的修訂工作。本規范以國內外近年來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為依托。按繼承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對原規范的交通與氣候參數,設計參數,設計指標和相關性能模型進行了修訂,本規范由八章,七個附錄構成,主要內容包括設計。標準。結構組合設計。材料性質要求和設計參數。路面結構驗算。改建設計和橋面鋪裝設計等。較原規范主要變化有。1。規范了軸載譜及交通參數的調查分析方法,2。引入了溫度調整系數和等效溫度。3,改變了路面材料的設計參數,調整了相應測試和取值方法,4,增加了瀝青混合料層永久變形量,路基頂面豎向壓應變和路面低溫開裂指數設計指標,改進了瀝青混合料層和無機結合料穩定層疲勞開裂預估模型。取消了路表彎沉設計指標,5。梳理了章節安排,突出了結構組合設計要求。規范了術語和符號。本規范第1。2,3章由劉伯瑩起草。第4章由孟書濤起草,第5章由牛開民起草。第6章和附錄B由白琦峰起草,第7章由曹榮吉起草,第8章。附錄D和附錄E由王林起草。附錄A由趙延慶起草。附錄C由楊學良起草,附錄F由孫立軍起草,附錄G由談至明起草。路面彎沉分析相關條文由唐伯明起草。路而低溫開裂分析相關條文由馮德成起草,瀝青結合料類材料力學參數和瀝青混合料層疲勞分析相關條文由虞將苗起草,趙隊家參與第5章部分條文編寫。臺電倉參與附錄C部分條文編寫,請有關單位在執行中,將發現的問題和意見。函告本規范日常管理組,聯系人。劉伯瑩。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丁88號江蘇大廈,郵編。100011。電話。010,82016573。傳真,010。82016573。電子郵箱。goodpave。163,com,網址。WWW,goodpave。com,微信公眾號。goodpave。以便下次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參編單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劉伯瑩,主要參編人員,孟書濤,牛開民。孫立軍,談至明,曹榮吉,唐伯明,白琦峰,虞將苗,趙延慶。王,林,楊學良,馮德成,趙隊家,臺電倉。主,審,王秉綱,參與審查人員。李,華。成。平,楊盛福,姚祖康,鄭健龍。錢國超。王哲人,張肖寧。參加人員,韋金城。付建村,李。豪,朱洪洲。韓。萍,張曉燕
安全驗證
當前上網IP訪問速度太快了,已觸發網絡預警,可在安全驗證后繼續訪問。請輸入驗證碼: